中药对 RA有什么了解?治疗疾病的方法分为两种,一种是中医,一种是西医,这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,当你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,用西医的方法无法奏效时,就可以用中医来缓解,那你知道中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了解吗?
中医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,在古代,中医将其称之为“痹症”,《黄帝内经》中也有关于“痹症”的记载,以及针灸的方法。
这里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中医是如何对症下食,巧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。
痹证主要是由于受到风、寒、湿、热等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,所以对于痹证的治疗应遵循祛风、散寒、除湿、清热、疏经通络等基本原则。现将其主证,治则,痛,热,热之证的辨证论治与方药分述于下。
1、行痹
主证:四肢关节疼痛、活动不灵活、屈伸不灵活、寒热、舌质薄、脉浮肿。
治则:祛风通络,散寒除湿。
方药:防风汤加减。
常用的中药有防风、当归、秦艽、肉桂、葛根、茯苓、生姜、大枣等。
出现疼痛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肩肘等上肢关节,可以在其中加入白芷、白芷、威灵仙、姜黄、川芎等药物,具有祛风通络的作用。如果出现腰背关节疼痛的症状,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温补肾气的药物,如杜仲、桑寄生、淫羊藿、巴戟天、续断等。出现疼痛症状的患者主要集中在膝踝等下肢关节,可以在其中加入独活、牛膝、防己、枸杞子等药物,具有通经活络及祛湿止痛的作用。
2、痛痹
主证:四肢关节的疼痛比较剧烈,而且有固定的部位,受热的时候会减轻,受寒的时候会加重,受冻的时候会加重,受冻的时候会加重。
治则:温经散寒,祛风除湿。
方药:乌头汤加减。
乌头、麻黄、芍药、甘草、黄芪、细辛、桂枝。
加减用药,可参见行痹有关内容。